2025 年 7 月 23 日,东北大学 6 名学生在内蒙古某铜钼矿选矿厂参观时,因格栅板突然脱落坠入浮选槽不幸溺亡。
浮选槽是浮选设备中用来实现浮选过程的槽体容器。浮选槽的格栅板是安装在浮选槽内的一种构件,通常由金属、塑料或木材等材料制成,可以对浮选槽内的矿浆流进行稳定和引导、防止矿粒沉槽,并起到消泡作用。
这起悲剧让“格栅板”这一工业场景中常见的设施,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格栅板为何会突然脱落?背后隐藏着哪些安全隐患?又该如何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?
格栅板脱落:不止是 “意外”,更是多重隐患的总爆发
格栅板作为工业场所的重要承重设施,其脱落绝非单一因素导致,但从行业特性来看,腐蚀、维护失职、管理漏洞是三大核心诱因:
1. 腐蚀:长期“浸泡”在高危环境中的隐形杀手
浮选槽是矿山选矿的关键设备,内部矿浆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(如铜、钼)、浮选药剂(如黄药、黑药)及酸性 / 碱性物质,长期处于潮湿、多化学腐蚀的环境中。格栅板若采用普通钢材,焊接点、螺栓等连接部位会成为腐蚀的 “重灾区”:金属材质在电化学腐蚀作用下,表面会逐渐生锈、变薄,承重能力大幅下降;螺栓等紧固件被腐蚀后,可能出现松动、断裂,导致格栅板与固定框架脱离;
若格栅板存在拼接缝隙,矿浆渗入后会加速内部结构的腐蚀,形成 “从内到外” 的破坏。
严重的腐蚀,很可能是格栅板脱落的重要推手!
2. 维护失职:“视而不见” 让小隐患变成大事故
腐蚀的影响可通过定期维护规避:
检测频率:行业规定格栅板需每季度进行承重检测和腐蚀评估,应该真正落实;
隐患处置:如有踩踏异响,要引起重视和整改,否则可能让“预警”变成了“致命一击”;
定期更换:不让设备长期“带病运行”。
3. 管理漏洞:人为疏忽放大了设备风险
即便格栅板存在腐蚀,若管理到位也可能避免悲剧:准确评估格栅板的安全承重,严禁超载;高危区域,设置双道防护栏、警戒线或承重警示标识,以及配备救生圈等应急装备;访客参观应接受安全培训,安排专业人员引导。
预防格栅板脱落:从材质到管理的全链条防护
格栅板脱落看似是 “设备问题”,实则是 “安全体系失效” 的体现。要杜绝类似事故,需构建全流程防护网:
1. 从材质源头降低腐蚀风险
选用耐腐蚀性强的材料:在潮湿、多化学腐蚀的环境中,优先使用镀锌钢、不锈钢或玻璃钢格栅板,其抗锈蚀能力远优于普通钢材;
加强表面处理:对金属格栅板进行防腐涂层(如环氧树脂涂层),定期检查涂层完整性,及时修补破损部位;
优化结构设计:减少焊接点数量,采用螺栓连接时选择防腐蚀垫片,避免缝隙积水加速腐蚀。
2. 用“铁规矩”落实维护责任
制定强制检测标准:按行业规范每季度进行承重测试、腐蚀程度检测(如超声波测厚),留存详细记录,禁止“目视检查”代替专业评估;
建立隐患闭环机制:对发现的异响、变形、锈蚀等问题,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,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,杜绝 “先运行后整改”;
3. 以严格管理规避人为风险
明确承重限制:在格栅板区域标注最大承重和允许站立人数,设置限流器或分批进入机制;
强化现场防护:高危区域加装防护栏、应急扶手和救生设备,配备实时监控和报警装置,一旦检测到异常承重立即预警;
规范访客管理:对进入工业现场的参观人员,必须进行安全培训(包括识别承重标识、规避高危区域等),由专业人员全程陪同,严禁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。
安全不是 “口号”,而是 “生死线”
6 条年轻生命的逝去,撕开了工业安全管理中的伤疤。格栅板的腐蚀可以修复,螺栓的松动可以拧紧,但失去的生命永远无法重来。
事故中警示我们:在工业场景中,腐蚀是 “可防可控” 的工业常态,腐蚀本身并不可怕,只要检测管理到位,就能筑牢安全防线。唯有如此,才能让 “腐蚀可控” 从口号变成现实,让每一块格栅板、每一个螺栓都经得起安全的检验 —— 这才是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,从而工业生产的每一步都走得更踏实。
愿这样的悲剧,永不重演!
编辑:小姜
发稿:协会秘书处
邮箱:gdaa2016@163.com